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6月5日下午两点,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音乐教研员、南京市音乐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学会音乐与舞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叶军受邀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正乐楼音乐厅开展音乐学院“正乐讲堂”系列讲座之“从南京音乐教学现状看未来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本场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学院,江苏省教育学会音乐与舞蹈专业委员会主办,音乐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韩中建,党总支副书记刘天阳出席本次讲座。
首先,叶军老师抛出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与同学们探究了未来音乐教师需要认识如下问题:如何认识“音乐教师”,认识自身发展方向,认识学习重心以及需要充分自我反省。
接着,叶老师就南京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前状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南京过去十年内有四项问题亟须解决:
1.教学大变革已经到来,我们如何应对;
2.南京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名片(特色项目);
3.如何用南京优质资源推进音乐教师能力成长(高校、剧团、音乐厅等);
4.如何帮助学校、音乐教师找到自己的定位(艺术浸润、特色课程)。
“小乐器撬动大教研”,叶老师阐述了南京中小学学生课堂近十年的教学成果,同时指出教学目标为在常态化音乐课堂上学习到一至两件乐器,从而形成每个项目之间的内循环。接着,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创立了二十多年的南京市中小学交响乐团演出视频、南京中学竖笛演奏视频《四小天鹅舞曲》以及演出照片。
接下来叶老师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发布的音乐教育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围绕教学功能圈进行论述,并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叶军老师从时间维度对教学的变革进行阐述,从双基到三维目标(2011年),再到核心素养(2022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主导课堂到以学生为主体,也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满腹经纶,对未来几千个学生负责,要学会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
紧接着叶军老师对课程方案的变化、课程性质进行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等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强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创造的艺术,更加突出“眼中有人”的教育设计思路,突出完善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同时,叶军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常态化教学课堂视频:老师通过缓慢打开汽水产生的滋滋声带动学生的呼吸直观化表现,艺术如何生活化加工等等。向同学们展示了趣味唱游课对培养学生肢体协调的重要性。
叶老师阐述了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通过视频、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对南京市初中艺术测评过程性评价标准制定以及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化评价方式进行介绍。同时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教师乐器培训的项目,并带领大家观看了教师团队的多声部零基础小乐器(如竖笛)演奏视频,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学会奏、合、排、指四项技能。
最后韩院长对叶军老师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韩院长表示会从叶老师关于南京中小学近十年教学成果中汲取新的养分,继续做好学院音乐教育培养工作、优化课程结构。
叶军老师的讲座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数据详实、诙谐幽默,对广大音乐学子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未来,学院将继续不断完善音乐教育培养体系,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人才而努力奋斗。